科技創新引領中國食品工業健康轉型
發布時間:2019-11-14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伴隨著青年科技工作者們鏗鏘有力、充滿深情的歌聲,11月13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暨第十屆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在湖北省武漢市拉開序幕。而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在開幕式前組織的快閃,不僅使這一場食品科技界的盛會透出濃濃的家國情懷和青春的活力,也彰顯了中國食品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與我們偉大祖國70年的成長血脈相連。
回溯既往,70年間,作為全球最大的食品消費市場,中國社會經歷了從貧饑、溫飽、小康到安全健康四個需求階段的極速變遷。它精彩地凝縮和跨越了發達國家食品工業的百年發展史,為中國食品科技的發展和科技工作者的奮斗與成功,留出了巨大的成長空間。今天,當我們以全球最大的食品學科群,以世界食品領域論文發表量和專利申請與授權數,雙獲第一的實力,支撐強大的中國食品工業持續發展時,幾代中國食品人夢想的“大食品、大科技”的藍圖,正在成為現實。一批優秀的科學家團隊深入食品經濟的主戰場,在凝練產業發展的科學問題并逐一化解中,提升了食品工業的發展質量。中國的食品科技經歷數十年積累,已經進入了“從高原到高峰”的關鍵隆起期。
11月13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暨第十屆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在武漢舉行。圖為大會現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韓肖攝
中國食品工業穩健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得到科技界堅定而有效的支持,而科研的最大價值也在于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應用。會議的強大影響力亦顯現出科技界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集結下,引領產業創新和科技發展的實力。孫寶國、朱蓓薇、吳清平、陳堅等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來自國內218所高校、76家科研單位和海外28所高校的2500余位科技界代表,與近百家企業的代表齊赴江城之約,40余場各具專業優勢和特色的學術交流,展示了中國食品科技的整體水平、科企對接的風采;凝練和解析中國食品工業在健康轉型中的科學問題及我們面向未來的戰略思考。本屆年會得到了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工業大學、武漢輕工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核農技術研究所、湖北民族大學、國糧武漢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等湖北省食品科技界的整體支持。